话剧《张謇》晋京参加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圆满完成
话剧《张謇》是我市“十三五”期间重点打造的艺术精品。6月15日至6月17日应第四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组委会的邀请,在国家话剧院大剧场连演三场,大获成功。19日又作为江苏唯一一个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在中国文联举办了专家研讨会。
一百多年前,张謇先生在家乡兴实业、办教育,造就了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的辉煌,为南通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将“张謇”题材搬上舞台,进一步传承好、弘扬好张謇先生的时代精神,是南通人民的期待,也是几代南通文化人的夙愿。经过前期的精心打磨,由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南通艺术剧院、中共南通市港闸区委宣传部出品的话剧《张謇》6月15日至6月17日在国家话剧院成功上演。该剧以“救国梦、赤子心”为主题,以张謇过七十大寿时,惊闻其实业陷入困境而展开剧情,棉纱滞销、借贷无门、国外又虎视眈眈……在强烈的戏剧冲突中,再现了张謇一生怀揣实业救国的抱负,以一己之力做一城之事、编织一国之理想,表现出张謇一个意气书生的家国情怀。该剧艺术手法精妙,采用双线、闪回等方式,在时空交错中,完成青年张謇和老年张謇的自我面对和自我探寻。“七十大寿”、“大生停产”、“断辫明志”等精彩桥段,把中国近代悲壮风云演绎得淋漓尽致。该剧由国家一级编剧罗周创作,国家一级导演李明华担纲导演,第十七届中国梅花奖得主、一级演员康爱石扮演张謇。该剧2017年一经创排,就连续商演50场,观众超过5万人,创造了南通原创剧目连演场次的纪录,并斩获第三届江苏省文华优秀剧目奖、导演奖、表演奖。2018年初,入选第四届原创中国话剧邀请展,不久前入选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成为江苏唯一入选项目。
部分在京南通籍领导、中央和国家机关、单位领导、在京文博界、艺术界专家、江苏省文化厅领导、张謇后人观看了话剧张謇在国家话剧院的演出。演出也吸引了首都近3000观众,观众如潮的掌声、高度的评价表现出对这部戏的喜爱和肯定。
为配合话剧《张謇》在北京的演出,15日下午,“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张謇”专题展开幕式在首都博物馆举行。展览遴选出100余幅图片和43件与张謇相关的实物,涵括了张謇波澜壮阔的一生,展示了张謇作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先驱,在家乡南通进行实业、教育、文化、慈善等领域的系列变革、开启南通乃至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轨迹。部分展品还是首次与观众见面。此次专题展将延续到7月15日。
19日上午9:00,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话剧《张謇》专家研讨会在中国文联A座818会议室召开,邀请了崔伟、韩子勇、王蕴明、藺永钧、汪守德、欧阳逸冰、李法曾等专家出谋划策、把脉问诊。专家一致认为:欣喜地看到话剧《张謇》,这是一出在中国话剧舞台上具有独特艺术魅力、精致、大气、深刻的话剧,编剧、导演、演员、舞台、美术、灯光等各方面均很精彩,是一部弘扬中华民族大气大志大情的大作、优秀之作、上乘之作,处于从高原走向高峰的进程中。这部话剧,全力塑造了一个“救国梦、赤子心”的大写的张謇形象,可以列入到中国话剧长廊、戏剧长廊里面。通过话剧演出会让更多人了解张謇这么一个伟大的人物,该剧彰显出站在大团队立场上来打造艺术精品的南通精神。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希望能有一首关于张謇的歌曲出现在剧中、配角演员的表演需要进一步细化等建设性建议。南通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浩最后致答谢辞,刘浩说,张謇先生的精神与探索,是这部戏的根基和灵魂所在,在下一步的修改中,对张謇精神的时代价值要有更多体现,争取做出感动新时代国人的精品,要让张謇不仅成为南通人的张謇,也要成为中国人的张謇,不仅显示他在旧时代苦苦挣扎和探索,也彰显张謇在新时代的价值和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