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度综述
在艺术生产、文艺创作方面:2004年组织投排了大型话剧《少年阿丹》(12月30日参加了2004年南通市新剧目调演)、大型古装越剧《五女拜寿》,创作排演了一台南通民间主题歌舞,如群舞《龙舞》、《菊花颂》、《车水木屐》、《江城律动》、组合《小阿姐看中摇船郎》及加工提高重新编排了舞蹈《海丫子》、《锄箫女》、《跳马夫》、《踩文蛤》、组合《断线风筝》(以上舞蹈、声乐于11月30日参加了2004年南通市新剧[节]目调演),复排了古装越剧《龙凤花烛》、话剧《一二三起步走》、《青少年法制教育小品专场》,另外还有10个节目参加了江苏省第五届音舞节比赛,其中三人舞《渔骨鼓》、独舞《心之舞》、男子群舞《跳马夫》、三人组合唱《断线的风筝》、独唱《远方的爱人》5个节目获优秀节目奖,三人舞《那扇门》、舞蹈《距离》、独舞《当爱已成往事》、独唱《我们的城市》、《开春》5个节目获节目奖,还排练了28 个节目参加了商业性演出。此外,我院演员张志一、蒋抒华、李晓华、周德明等参加演出的小品《捡来的手机》(合作)、《特别交警》(合作)等参加了江苏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其中张志一、蒋抒华参加演出的小品《捡来的手机》(合作)参加了中央电视台首届“新盖中盖杯”CCTV全国喜剧小品大赛中获三等奖,并在第三届全国先进社区文艺展演活动暨全国文化先进社区评选中获得金奖第一名。李晓华等参加演出的小品应邀赴京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曲艺杂坛》节目的录制,张志一、蒋抒华还参加了江苏省戏剧界第十四届知名演员暑期读书班的学习。歌舞剧演出中心季芸芸、张琴参加了江苏省文化厅等单位主办的“茉莉花杯”民歌大赛。《为了平安》剧组被市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团市委评为南通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集体。
完成了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交给的送戏下乡、大桥飞歌、五城同创、公民道德论坛、中央首长朱容基来通视察慰问演出及各项公益性演出任务。2004年,演出共计225场,演出收入为249.6万元。其中送戏下乡演出50余场。2004年公益演出13场次,无偿提供器材服务21场次。充分利用剧院器材设备资源开展有偿服务活动,全年服务计116 次,实现有偿服务收入为51.4万元。
在人才培养、艺术交流方面:2004年,剧院狠抓演职员的业务培训、基训工作,参加了市文化局组织的舞蹈编创人员赴六县(市)采风、笔会;抓了舞蹈学员、越剧学员基训及成果汇报演出工作;组织创作人员观摩了舞剧《霸王别姬》、话剧《一二三起步走》及兄弟省市表演团体演出的剧(节)目等。
推荐喜启明为新世纪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陆一兵、符薇薇、李晓华晋升副高职称。
在艺术研究方面:演职员在《戏文》、《剧影月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消息、图片20余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