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度综述

2005-12-31   浏览:256   南通艺术剧院  

       在艺术生产、文艺创作方面:南通艺术剧院2005年度参加了南通开发区20周年纪念、苏州碧螺春茶文化旅游节、海门金花节、启东海鲜节、启东科技节、南通中集表彰会,永兴、海门国际车城之春,市纪委、市司法局组织的反腐倡廉,江苏大生集团成立110周年、全国十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和谐江苏”基层行、中国电信之夜·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2005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江海风》、纪念5.23、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庆祝第十九个教师节、吴江百场文艺进社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南通分公司营销十周年庆典活动等大型文艺演出。为福建拓荣建县60周年、江宁造币厂20周年、大丰经贸洽谈会、江淮动力厂60周年等大型演出,为全国航空运动会、大型海事救生演习等特大型活动提供灯光、音响器材服务80余场次,收入70多万元,无偿提供灯光、音响等器材服务21场次,完成了市政府团拜会、市政协团拜会、送新兵、宣传文化部门送戏下乡、学雷锋日、濠滨夏夜广场等政府交办的多项公益性演出任务。

       创作排练了一台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为主题的综艺节目《鲜红的旗帜》,在南通、苏州地区巡回演出受到欢迎,《人民日报》2005年8月11日在一版显著位置、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均报道了南通艺术剧院排演《鲜红的旗帜》的新闻,《《新华日报》、《江苏文化周讯》、江苏文化网、《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国家、省、市各大新闻媒体也经常报道艺术剧院的艺术生产、文艺演出情况。排练了《江海神韵》、《送你一朵玫瑰花》、《出走》、《热舞》、《黄海渔号》、《红火吴中》、《和谐交响》、《壮士》、《白衣天使》、《红旗颂》等70多个新歌舞节目, 为南通博物苑一百年暨中国博物馆事业发展百年庆典暨2005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排练演出了民间歌舞晚会《江海风》,在省文化厅举办的首届新人新作歌舞大赛中,创作演出的女子群舞《踩文蛤》获得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两个二等奖(一等奖空缺)、男子群舞《车水·木屐》获得舞蹈表演和舞蹈创作两个三等奖、张琴的女声独唱《大江之东》获得声乐演唱奖,舞蹈作品《踩文蛤》还获得参加第三届CCTV电视舞蹈大赛决赛的资格并获优秀演出奖,这在我市舞蹈历史上实属首次,也是江苏省唯一获得参加此次决赛资格的舞蹈;舞蹈《出走》、《凌空飘》在无锡参加了省青年舞蹈大赛,舞蹈《出走》获优秀表演奖、《凌空飘》获表演银奖;我院张志一、蒋抒华表演的小品《捡来的手机》除参加第五届中国曲艺节晋京展演被选为精品节目外,还获中央文明办和文化部颁发的第三届全国“四进社区”文艺展演金奖、第七届华东地区小品相声大赛大奖、第五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金奖、江苏省第二届社区艺术节一等奖、江苏省第二届小戏小品大赛一等奖和优秀表演奖等,并在中央电视台《幕后》、《曲苑杂坛》、《中国文艺》等栏目中播出;修改排练了大型原创话剧《少年阿丹》、移植排练了舞台喜剧《阿福嫂到上海》、小品《清明之约》、《丰碑》、《搭车》、《不要忘了我》、《日子如歌》、《疯子探监》、诗朗诵《长霞,你别走》、《战争,请你走开》、《哈达献亲人》、相声《摸气门》及参加了电视剧《吴仁宝与华西村》的拍摄;排练了学员版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新排练演出了民间系列故事越剧《观音出世》、《观音得道》及越剧《女儿湖》剧本的修改工作等。

       演出足迹遍及江、浙、沪、皖等省市,辐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乃至省内其他城市,盘活了各类演出资源,全年共演出277场次(含公益性演出场次),其中歌舞中心演出126场次、戏曲中心演出63场次、话剧中心演出88场次。各类演出收入401万元。其中送戏下乡演出近百场。

       在人才培养、艺术交流方面: 2005年,剧院狠抓演职员的业务培训、基训工作,组织创作人员观摩兄弟省市表演团体演出的剧(节)目等。张志一晋升为正高职称,张乐天、周童、吴毅荪、吴畏、姜国萍、吴亚男晋升为副高职称。

       在艺术研究方面:演职员在《四川戏剧》、《剧影月报》、《文化周讯》、《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消息、图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