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度综述
在艺术生产、文艺创作方面:创新剧目投排方式,与旅美华人艺术家陈俊毅先生联袂创作演出了一台大型歌舞《激情夜上海》,在南通、上海演出,社会评价较高。创作了《击鼓潮涌》、《脚步》、《绣娘》等成品舞蹈和伴舞节目20多个;创作了小品《自卫防身》、《送别》、《气管炎》、《选村长》等。积极为省音舞节创作了女子群舞《菊赋》、《绣娘》,男女三人组合唱《我想飞》。其中女子群舞《绣娘》,男女三人组合唱《我想飞》入选省第六届音舞节,女子群舞《绣娘》获江苏省第六届音舞节优秀节目奖、优秀表演奖 ;三人组合唱《我想飞》获江苏省第六届音舞节目奖、优秀表演奖、作曲奖。创作的女子群舞《踩文蛤》入选第七届全国舞蹈“文华奖”比赛。参加了由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联和省广电总台联合举办的第三届江苏省戏曲“红梅奖”大赛,陶颖演唱的越剧《梁祝·回十八》获银奖,周淑英演唱的越剧《抓阄养父》选段获铜奖,许姜婷演唱的越剧《红楼梦·宝玉哭灵》获表演奖,万小健演奏的二胡独奏《夜深沉》获银奖。南通艺术剧院获组织奖 。1月初,在第四届江苏省小戏小品大赛中,选送的小品《疯子探监》、《祖传名医》双获节目二等奖。
在文艺演出方面:超额完成了市文化局下达的公益性演出任务,全年完成公益性演出100余场次(含“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演出70场),全年免费或成本价提供器材服务32场次。主要的公益性演出有:濠滨夏夜首场演出——“江海大地花烂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专场演出、南通民营经济争创“名企、名品、名人”2006年度人物颁奖晚会、O7年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江浙沪毗邻地区演出工作会议专场演出、南通市庆祝建军八十周年大型歌会、“和谐南通·情暖江海”大型志愿公益活动启动仪式专场演出、全国版权工作现场会、第九届亚艺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同一星空下》、亚艺节彩车巡游等。还完成了慰问新兵、市委市政府团拜会、市政协新年茶话会、南通市“三下乡”、赴启东军营慰问等多项公益性演出及活动,并提供了器材服务。全年免费或成本价提供器材服务32场次。抽调多人参与了第九届亚洲艺术节筹备工作及服务工作外,还派出了编导、演员40余名参加了第九届亚艺节开幕式大型文艺晚会《同一星空下》的部分节目编导和演出,组织舞美工程中心人员参加了亚艺节日本、澳门、台湾彩车的制作,派演员参加了彩车的巡游表演等活动。还为2007环西文化广场“濠滨夏夜”系列演出、第九届亚艺节环西文化广场国内文艺团体及县(市)区专场演出提供全套器材服务。
今年共组织商业性演出243场,演出及其他收入近600万元,比去年增长33%。主要演出有:参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在苏州的演出、海门金花节、启东科技节、南通亚萍国际广场开业、港闸区项目洽谈会、吴江·香港万亚广场开业专场演出、市文化宫建宫55周年庆典专场演出、滨海“凤鸣湖畔之夜” 专场演出、上海金山石化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浙江嘉兴秀州区农民画艺术节演出、南通市五山小学一百周年校庆、南通富士通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十周年专场文艺演出、江苏省司法系统(北片)专场文艺调演、市国土资源局专场文艺演出、南通市610办公室表彰大会演出、南通海事局专场文艺演出、南通安利公司庆典,崇川区、港闸区、开发区亚艺节专场演出等。赴高淳县上垛村、风卞村、杨家湾村、姜堰等地演出大型古装越剧《红楼梦》、《梁祝》等。
积极组织“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主题活动,今年分别赴启东市天汾镇、如皋市雪岸镇、通州市四安镇,崇川区狼山镇、文峰街道、港闸区费桥村、开发区小海、竹行、新开等农村进行演出,今年共计完成“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演出70 场。积极参与了“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知名演员赴南通大学、南通市旅游职业高级中学、南通纺院、南通中专等校园。给师生带去了精彩的演说和表演。
做好党员发展工作,今年发展党员一名。抓好演职员的业务培训工作,剧院派出26名演职员参加了市文化局举办的全市文化系统专业人才读书班学习;部分创作人员参加了由市文化局组织的采风活动;戏曲演出中心王萍芳、胡巧红两名演员赴上海参加了第二届越剧艺术讲习班;戏曲演出中心陶颖参加了江苏省知名演员读书班学习;组织演职员在我市更俗剧院观摩了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等兄弟剧院(团)演出的剧(节)目。通过培训、观摩,扩大了创作人员思路,提高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业务能力。
喜启明、张志一、黄晓萍被市文化局评为首批南通市文化系统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喜启明、黄晓萍、符薇薇、陆一兵、李晓华被南通市政府选拔为226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喜启明、颜敏、范晓萍、蔡淑娟晋升为副高职称。
演职员撰写论文、新闻报道40余篇在《剧影月报》、《扬子晚报》(南通版)、《中国文化报·文化传播网》、江苏文化网、江苏省文化厅网、江苏《文化周讯》、市《南通日报》、《江海晚报》等报刊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