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度综述

2008-12-31   浏览:452   南通艺术剧院  

艺术生产:

      组织排演了话剧《天堂的风铃》,在如皋师范、南通职业大学、南通职业大学海门学院、幸福中学、陈桥中学、天生港中学、唐闸中学、南通农校、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大学等大中专学校进行了巡演,其间还赴省城东南大学九龙校区进行了献演。截止到年底演出近50场,已经达到省“五个一工程”文艺作品评比要求,2009年初将申报南通市“五个一工程”奖、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和江苏省艺术精品工程奖评选活动。创作排演了四幕大型廉政话剧《母亲的守望》,11月7日晚在南通文化宫影城进行了首演,12月18日在南通更俗剧院正式对外公演,并赴我市县(市)区进行巡演,08年巡演11场,09年将继续巡演。另外还移植投排了大型越剧《何文秀》,恢复排练了大型越剧《五女拜寿》。

      组织开展了舞蹈、歌曲和小品的创作生产,创作了《桃红时节》、《茶之舞》等成品舞蹈和伴舞节目30多个。此外,由江苏省演艺集团有限公司创作排演的歌舞音画《茉莉花》,作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院团优秀剧(节)目汇报演出节目,11月1日和2日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连演两场。我院应邀加盟了歌舞音画《茉莉花》剧组,选派了30余名优秀舞蹈演员和优秀编导于10月4日赴南京参加了《茉莉花》剧组的排练。11月2日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与首都各界观众一同观看节目,演出结束后,李长春走上舞台,与演职员们亲切握手,祝贺演出成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一同观看演出。另外,在省、市及其他地区和单位组织的演出活动中,组织创作排练了舞蹈《创业者之歌》、歌伴舞《路越走越宽》、《星湖之恋》、现代舞《飞得更高》、说唱《建设凯歌漫天扬》、大型歌舞《大桥抒怀》、大型舞蹈《新的征程新的辉煌》、音舞诗画《春风吹向了我们》、摇滚说唱《开发区的江南乐章》、女子演唱组合《汾湖恋歌》、男通俗组合《魏塘新歌谣》、男声独唱《嘉善美东方》、大歌舞《春风永远》等小型节目达50多个。另外,第八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小品专场决赛成绩12月底揭晓,我院张志一、孙丽参演的小品《珍爱一生》获金奖。此前该作品已获得省第五届小戏小品大赛优秀剧目一等奖、优秀表演奖及表演奖和第九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特等奖。由我院李晓华导演,张志一、吴亚男等参演的小品《第一印象》荣获2008年全国公安系统相声小品大赛三等奖。

文艺演出:

       本年度演出足迹遍及江、浙、沪、皖等省市,辐射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乃至省内其他城市,盘活了各类演出资源,全年演出286场次,完成各类演出、服务收入1047.92万元。

       本年度公益性演出有:2008年濠滨夏夜系列活动、南通民营经济争创“名企、名品、名人”2007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南通市公共文化服务月活动和“艺术殿堂迎百姓”活动,2008年慰问新兵、南通市委市政府团拜会、崇川区政协团拜会、欢迎奥运健儿凯旋暨南通市体育日设立庆祝晚会、2008中国南通港口经济洽谈会大型文艺晚会《风从江海来》等。主要商业性演出有:海门金花节、东鹏陶瓷庆典、中国电信春晚、张家港春晚、第六届江苏省农民运动会暨第八届茅山旅游文化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六研究所建所30周年、吴江城市精神巡回演出、中国移动南通分公司、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嘉善经济开发区之夜暨嘉善田歌节开幕式文艺晚会、第二届南通华侨文化节开幕式、崇川文化局第二届“崇川风采”、海安青墩文化节、泰州市梅兰集团庆典、2008中国南通国际江海旅游节开幕式暨“颐生杯”南通首届旅游商品设计大赛颁奖晚会、江阴市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文艺晚会、泰州市、太仓市、兴化市、徐州沛县、山东德州、浙江嘉善、南通建筑中专等。

公共文化服务:

       组织开展“千戏下基层,唱响新农村”主题活动,在文峰街道五步口村、星火村、五一村、解放坝村、果园村、港闸区陈桥育爱村、树北村、长路村、港闸区唐闸河口村、尖沟头村、花墙村、长岸村、海门、如皋等地农村演出50场。组织高雅艺术进校园演出10场次。组织大型越剧《碧玉簪》进社区演出6场次。组织开展了首届“艺术殿堂迎百姓”和第二届“艺术殿堂迎百姓”活动,共演出了8场次。

人才培养:

       李晓华、符薇薇同志被评为南通市文化系统第二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张志一、喜启明、黄晓萍同志被确定为南通市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赵锦华、彭艺芳、顾越美同志晋升为副高职称。

宣传报道:

      被《中国文化报·文化传播网》、中国江苏网、江苏文化网、江苏省文化厅网、南通廉政网、省文化厅《文化周讯》、市《南通日报》、《江海晚报》、《南通宣传》、《方圆》等报刊和网站采用新闻报道、新闻图片30余篇。

取得的荣誉:

      经民主测评和南通市文化局考核小组研究,被评为2008年度南通市文化系统先进单位。